“高碑店依托首衡,打造现代生活服务微中心”,不久前,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在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表示。短短18个字,道出了首衡集团在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明确定位和它所担当的重要角色。
高质量疏解非首都功能,打造京津冀优质示范区
在此次会议上,“研究谋划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成为重要议题。根据规划,高碑店依托首衡,将与涿州、涞水一并成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现代生活服务微中心的代表。微中心即在出京铁路沿线的津冀地区,选择若干个中小城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微中心,以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其中,首衡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对于保定地区的就业增收、产城融合、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是建设现代生活服务微中心的主要承载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考察河北,3次踏上保定这片土地,并清晰的指示,“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首衡立足河北,着眼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深耕食品流通产业,正在逐步将“链接国际、流通全国、保障民生”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首衡的食品流通网络四通八达,快捷高效,通过这张网络,无论是智利的车厘子、泰国的榴莲、还是澳洲的牛排、新西兰的鳕鱼,都能够在最佳口感期送达全国各地。目前,通过首衡布局在全国的供应链网络,约有50%的高端果蔬和生鲜食品来自海外。以农产品为核心的智慧化、现代化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系统初具规模。
以产兴城,拉动40万人就业
多年来,首衡坚持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首衡是京津冀最大的“菜篮子”,而高碑店地处京南雄北,距离首都北京不到一小时车程,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首衡在高碑店的项目吸引超过8000家来自全国的商户和企业入驻,年交易额达1190亿元,不仅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更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就业人口超过7万人。首衡在全国所有项目建成后,将拉动40万人就业,这个数字,相当于高碑店常住人口的75%。
产业城市文旅三位一体,三大产业高水平融合
在城市建设中,首衡带来的是先进的,高端的产能,而不是落后的夕阳产业。首衡所有项目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产品流通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举例而言,首衡地处河北,背靠丰富的农产品产地,玉米、小麦、梨、杏、桃等农作物产量居全国前列,具备第一产业的发展的良好基础;首衡紧跟市场趋势,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将过剩且不易保存的农产品进行工业化深加工,同时与粤港澳大湾区进行预制菜产业的互通互联,推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首衡通过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智慧冷链及物流体系,让非一二线城市的高碑店跃升为全球果蔬及生鲜食品的最大聚集地之一,也让第三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满足4亿消费者对优质食品的需求。
以高碑店为中心,首衡在保定各辖区及城市布局清晰,职能明确,形成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建设中的涞水国际花卉产业园将先行打造花卉种植、交易、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样板项目。未来,这里将成为北京、天津、雄安新区的“后花园”,吸引更多京津、雄安游客走进“这么近 那么美”的河北。
培养数字化新农人,助8000商家网上开店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产品流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随着电商、直播带货等模式的兴起,历史悠久的农产品流通如果不搭上时代的列车,必将被抛在历史的尘埃中。为帮助数以万计的商户和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首衡于今年年初启动“京津冀电商精英系列培训计划”。该计划获得了保定市委及高碑店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学员系当地及慕名而来的外省商户企业家,开班2个多月,已经有300多名学员毕业,其中不乏在抖音实现万粉增长,直播带货冲上排行榜的优秀电商达人。
相关研究表明,每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人就业。首衡平台有8000多家商户,他们懂生意、有头脑、创新能力强,如果能让这些创业者充分融入电商升级,直播带货的大潮中,必将释放巨大的商业能量,不仅能够促进他们自身的生意增长,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还将在传统的线下交易之外开辟一个全新的线上销售渠道。总之,在政策、平台、商户的多方努力下,“京津冀电商精英系列培训计划”将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活跃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保定地区促进就业、激活商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支点。在未来,首衡的目标是让8000多家商户都能网上开店,打造京津冀电商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