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杜家毫率调研组赴首衡集团,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和农产品流通产业运行情况开展调研。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妹芝,保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双喜,高碑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冠军,首衡集团董事长米亚林、常务副总裁伍彦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深入首衡集团展示中心、水果交易区、干副交易区及智慧冷链物流园,实地考察农产品流通全链条。首衡高碑店市场是进口优质果蔬的重要集散分拨枢纽,在进口水果交易区,杜家毫驻足询问泰国榴莲等进口水果的供应链周期,商户郭金彪表示,自从有了中老铁路,榴莲从泰国运到首衡市场不到一周时间,运输效率提升了20%以上,途中损耗也显著降低。
在大数据中心,调研组详细了解面向京津冀的应急保供机制。米亚林介绍,首衡投资建设了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采用平急两用的运行机制,可以全天候保障京津冀特大城市群7天以上农副产品供应。2024年市场果蔬交易量 1910 万吨,交易额 1410 亿元,其中,近70%供应北京、天津,成为首都“菜篮子”的稳定器。
调研组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农批市场是民生保障的关键节点,首衡在平抑物价、应急保供上的实践,体现了龙头企业的担当。下一步要继续强化供应链韧性,特别是在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下,确保“调得出、供得上、价格稳”。
走访中,调研组高度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议题。米亚林介绍,作为北京产业疏解首个落地项目,自2015年起,园区先后完成了北京果蔬、干副、花卉、五金、冻品等六大市场的外迁疏解。承接8700多家商户入驻,带动就业近10万人。通过产销衔接,对接全国 530万亩种植基地,既保障了首都的民生供应,又带动了产区的农民增收。
最后,杜家毫总结强调,首衡的实践证明,农批市场不仅是流通节点,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要继续发挥“保供、稳价、兴业”作用,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设、品牌化运营上深化探索,为“十五五”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
米亚林对调研组的指导表示感谢,并郑重表态,首衡集团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为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