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清晨的阳光透过繁忙的摊位,洒在了蔬菜商户马艳的笑脸上。她手脚麻利地清点着货物,接听着络绎不绝的订货电话,忙碌而充实。作为首衡高碑店市场开业后的首批入驻商户,马艳在这里找到了事业新起点。
回想起几年前的自己,马艳还是一位在北京从事蔬菜买卖的商户。然而,随着首衡高碑店市场的开业运营,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里的商机,毅然决定将生意迁至高碑店市。市场的繁荣和潜力让她充满了期待,但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立足并发展壮大,却成了她面临的一大挑战。
由于菜心市场行情好,再加上早年间她也有过蔬菜种植的经历,所以2022年下半年,她想在市场周边建设种植基地,一方面保障蔬菜新鲜供应,另一方面减少运输环节和成本。
幸运的是,首衡高碑店市场为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市场水叶菜产地对接部的帮助下,马艳成功在市场周边承包了100亩土地,建起了78个冷棚,并招募了一支16人的种植团队。从选种、播种到管理、收获,每一个环节她都严格把关,确保蔬菜的品质和新鲜度。
如今,马艳的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她的蔬菜不仅供应给了市场内的众多商户,还远销到了周边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而像马艳这样的新农人,在首衡高碑店市场并不少见。
在市场的另一个端,“小梅精品特菜”档口的陈莉和她的丈夫也在忙碌着。他们的档口以香芹、空心菜、菠菜等各类蔬菜为主打产品,生意同样红火。陈莉夫妇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曾经也是蔬菜种植户,后来转型为商户。在市场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合适的种植基地,实现了种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有自己的产地就是不一样,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货源和品质。”陈莉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品牌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信赖。”
而另一位新农人王者富的故事则有些不同。一个多月前,他还是唐山丰润区的一位坐地售卖的姜农,每天只能在地头等收购商的到来。然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了首衡高碑店市场的一名正式商户。相比马艳、陈莉,他同样有种植经验,但是市场经营的经验还缺少一些。
为此,首衡市场生姜卖区管理员张弢主动为新入驻商户王者富提供“管家式”服务。从档口陈列到经营指导,张弢全程跟进帮扶,不仅协助解决开业难题,更通过每日分享市场交易数据、提出短视频营销等建议,帮助商户快速打开销路。在“经验指导+精准服务”模式下,王者富生姜日销量迅速突破千斤,成功在市场站稳脚跟。
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首衡高碑店市场的“全周期孵化”模式。市场通过提供经验指导、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帮助,让农户们快速适应市场角色,从被动等收购变为掌握定价权的主导者。
“让每一个商户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他们的梦想,是我们市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让更多‘新农人’能够快速转变身份,共享市场发展的红利。”首衡高碑店市场蔬菜区常务副总经理吴之军说。
在首衡高碑店市场这片热土上,新农人的梦想正在起航。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