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首衡集团董事长米亚林

日期:2023.12.25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9315


人物概述

米亚林,男,河北保定人。2010年创办河北首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现任首衡集团董事长、河北首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河北省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会副主席、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河北省劳动模范、保定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工作经历

2010年6月-2017年10月,任首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7年10月起,任首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6月起,任首衡集团董事长。

2022年6月21日,河北省工商联第十三届一次执委会议选举米亚林为河北省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会副主席。

2023年1月,米亚林当选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人物荣誉

2013年12月,荣获“2013年度中国冷链物流十大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2018年1月,荣获“保定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8年12月,荣获“河北省市场十大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2019年4月,荣获“保定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2019年5月,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1年3月,荣获“保定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荣誉称号。

2021年6月,荣获“2020年度‘创新保定’经济人物”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推荐名单。

2022年12月,获得“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

2023年4月,荣获“河北省总工会颁发的“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

2023年12月,中国食品企业责任领袖奖”。

2024年12月,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授予“2024年度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十大人物”称号。

 

社会职务

首衡集团董事长

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会副主席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中关村绿色冷链物流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人物事迹

创建京津冀最大“菜篮子”工程 ——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2010年‌,米亚林凭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前瞻洞察,依托河北高碑店区位优势,主导创建首衡集团首个项目——‌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2013年至2015年,米亚林指挥园区的攻坚建设。在米亚林和他团队的不懈努力下,2015年10月,市场正式运营,‌成功承接北京果蔬产业外迁。此后米亚林创造性地实施“‌一年承接一个业态”‌战略,陆续疏解北京干调、粮油、花卉、冻品海鲜等‌六大农批市场‌,吸纳‌8700余户商户‌,打造全国首个落地并成功运营的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农产品商贸流通平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标杆示范项目‌。

米亚林领导打造的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自‌2021年起‌连续位居中国农批百强榜首,2024年交易量‌1910万吨‌、交易额‌1410亿元。米亚林率领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连续被新华社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新地标”(2024年2月),被《新闻联播》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贸流通综合体”(2024年2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示范标杆”(2024年2月),被央视焦点访谈评为“京津冀最大的菜篮子工程”(2024年8月)。

“企业的价值在于服务国家所需”,米亚林用十年实践诠释了企业家精神:始终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在保障民生供应、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增收、保障食品安全、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等方面,创造显著的社会价值。

 

社会贡献

贡献1:笃行民生保供担当。

2020-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米亚林始终不忘民生初心,牢牢扛起保供重任。2020年6月,北京本地最大批发市场因疫情封闭,米亚林连夜组织设立临时中转站,牢牢托稳了北京2000万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肉案子;2022年4月,米亚林组织员工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筹备保供物资共计7.5万件,驰援上海、吉林。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米亚林率队出色完成了供应保障任务,米亚林领导的首衡保供团队被北京冬奥组委、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

2024年8月,全国蔬菜价格暴涨期间,他得知后第一时间成立产地对接小组分赴全国各地,新增了青海、宁夏、甘肃等20多个种植基地,同时动员市场周边农户扩大水叶菜种植,并免费进入市场销售,及时有效增加了市场供应,实现菜价回落‌0.1-0.3元/斤‌,获《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他主导建设特大城市应急中转站(‌2024年12月运营‌),确保京津冀1.1亿人口‌7天供应不断档,成为托稳区域民生安全底线的“定海神针”。

贡献2: 铸就乡村振兴引擎。

米亚林带领着首衡集团发挥自身农业全产业链运营优势,携手市场商户、采购商等下游销售渠道,与种植基地、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还帮助农民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技术,推广市场畅销的优良品种,帮助农民种得好、卖得出,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2024年以来,他联动全国联动全国‌2000余县,‌建立了600万亩种植基地,带动农户近300万,助力销售农产品1100多万吨。其中,他在河北打造了‌200万亩‌合作基地,助销农产品400万吨。此外,他主张在首衡高碑店市场还设立1800多平米的助农专区,免费提供给市场周边农民临时销售少量自产蔬菜等农副产品。这一举措,日均消化农户农产品100多吨。

贡献3:矢志产业强就业。

米亚林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就业高地、创业热土,在全国带动超过4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高碑店园区的成功运营,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10万人,增加周边乡镇居民年收入8-10万元。

米亚林深知,电商经济的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截至目前,他已经主办了13期京津冀电商精英培训活动,使得110多万人次参加线上培训,累计培养了近3000名优秀电商人才,新增注册电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800余家,实现了“从田间到云端”的产销贯通。

贡献4:重构食品安全管控。

米亚林持续优化的现代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化”、食品追溯“链条化”、市场管理“网格化”,确保了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产地,他对合作伙伴进行筛选和评估,确保货源稳定和品质可靠,同时严格把控仓储物流过程中的温度和卫生标准;在市场,他协同政府、商户共同参与,制定了105项管理制度规范,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精准防控;在技术层面,他搭建涵盖车辆进场预约、检测查询、商户档案、行情指数等信息在内的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形成食品安全“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信息化追溯链条,确保进出市场的食品符合国家安全认证标准。

贡献5:续写协同发展新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他积极创新,打造了在协同中共赢的“首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协同发展不是单向的外迁和承接,而是要通过迁移把产业扩容提质、做大做强,从而更好地保障首都、保障雄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本质就是把区域内的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土地资源、物流资源等等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重新优化配置,从而发挥1+1>2的效果,让协同发展更有活力、更可持续,因此也受到各级政府和权威媒体的高度肯定。 

贡献6: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米亚林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农批行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面对行业变革的机遇,他全面搭建以服务贸易“商网”为核心,物流“地网”为支撑,信息化“天网”为纽带,供应链金融服务“金网”为保障的“四网融合”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全方位提升食品流通效率,提升市场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他还高度重视ESG工作,引领农批行业绿色发展。2024年10 月 18 日,米亚林主导投资建设的大型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在2025年6月并网发电。这一项目运营后年均发电量2.34亿度,全生命周期可以累计节约标准煤1750万吨,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25万吨。

贡献7:创新产城融合典范。

在带动经济繁荣发展方面,米亚林创新产城融合的模式,提级扩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以高碑店为例,米亚林打造的园区不仅带动10万人就业、增收,而且拉动当地消费总额超过10亿元,培育三产服务业主体499个,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主体近千个。他成功打造的商流、物流,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纳税主体,也带动了地方消费,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贡献8:躬行社会公益慈善。

米亚林一直注重扶弱助困、捐资助教,在他的榜样带动下,首衡集团搭建起首衡商户爱心联盟平台,三年走访慰问770 多户贫困户,助力他们改善生活状况;他联合商户及社会爱心人士,长期资助品学兼优却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校建设,捐赠图书、教学设备等物资,改善教学环境。

2023年,洪灾肆虐,多地遭受重创,米亚林第一时间响应,捐款6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工作。同时,他带领员工在园区建设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的栖身之所,并调配人员提供生活服务,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

未来,米亚林将继续坚守“汇聚天下 造福民生”使命,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国家战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聚焦“中国食品流通领域领航者”的发展愿景,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强担当,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贡献首衡力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