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首衡集团打造“买全国卖全国”枢纽 破解农产品“供给半径”困局

日期:2025.08.14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4450

近日,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毕马威(KPMG)发布《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正面临“农产品供给半径过长”的产业痛点。过度依赖单一产区导致流通链条脆弱,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或地缘风险,极易引发区域供需失衡。报告强调,破解之道在于“构建跨区域调度能力,扩大替代性农产品来源“。而首衡集团十年磨一剑打造的全国农产品流通网络,恰好提供了实践样本。



走进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凌晨4点已灯火通明。来自海南的荔枝通过冷链物流汇集于此,商户们正争分夺秒地将这些“一日色变、三日味变”的鲜果分装发运。“海南荔枝运抵市场全程仅需45小时,若启用空运更是压缩至6-7小时”,市场内荔枝商户王先生指着档口每日到货的十余车荔枝介绍。

这一速度背后是首衡构建的“产地直采+多式联运”高效体系。市场与海南、广东等主产区深度合作,通过订单农业提前锁定货源,提前规划运输路线,升级 “南果北运” 大通道,为荔枝流通铺就 “高速公路”,从海南枝头到北京餐桌全程可控制在48小时内。



实效印证了报告中“缩短供给半径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的论断。2025年荔枝季,首衡高碑店市场日吞吐量突破千吨,较传统模式运输时效提升40%以上。

面对报告警示的"全球农业贸易格局重构",首衡加速布局国际供应链。

首衡的全球供应链已覆盖60余国。西班牙火腿、乌拉圭牛肉与福建菌菇、湛江金鲳鱼在货架同台亮相,进口水果交易额连年攀升。

"过去批发市场以本地菜为主,现在我们每天吞吐五大洲生鲜。"商户李伟的台账显示,其经营的智利车厘子年销量增长300%。

这正契合报告中“扩大重要农产品替代品进口规模,避免对单一市场过度依赖”的策略。

毕马威报告强调,智慧物流需“连接产地到终端的全要素”。首衡的实践表明,当供给半径从千公里级压缩至百公里级,农产品流通正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随着首衡集团全国布局的逐步落子,“全国24小时鲜活农产品直达圈”的蓝图日渐清晰——这正是中国破解“菜篮子”安全命题的关键一步。


分享到 :